目前分類:旅遊資料收集 (9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延續到海裏的白沙灘
綠色黑松的美麗
 
天橋立位於京都府的北部,在面臨日本海的宮津灣內。天橋立──一個全長約3公里、寬40~100米的沙堤,從宮津灣西岸的丹後半島的江尻伸向宮津灣。因潮汐堆積起來的沙所形成的沙堤上生長著約8000棵松樹,天橋立成了白沙綠松相映的極美之地,和廣島縣的宮島、宮城縣的松島並列爲“日本三景”。俯首從兩足之間看的話,天橋立象在天上架起的橋。



鄰接宮津側的橋的部分的是人工建成的迴旋橋,船經過此處時要回轉。坐纜車上山頂看天橋立,和坐觀光遊船從海上看時由於角度不同,領略的景色也各有千秋。夏夜約170處的篝火用“火焰的架橋”裝飾天橋立。熊熊燃燒的篝火猶如夜空中耀眼的銀河,和升入空中的焰火映照在海面的美麗的炎光一起,隔海眺望如置身於夢中。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其樸實而功能齊全的、協調和諧的建築美
而聞名於世的桂離宮
 
桂位於京都的西南部。在呈蛇行地緩慢流動的桂川的西岸,分佈著一些古老的寺院。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竹林叢中散佈的寺院和古迹
17世紀風貌猶存的渡月橋
 
嵯峨野和嵐山位於京都府西部。8世紀前後因爲貴族們在這片土地上欣賞紅葉、玩耍遊船,田園和竹林的景色逐漸擴大,至今往日的風貌仍然依稀可辨。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的天龍寺是當時的大將軍足利尊氏爲悼念天皇而建造的,現在已成爲京都五山之一,五個主要寺院之一。庭園也被指定爲國家特別名勝。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掩映著的格子窗和婀娜的舞妓
達到了和諧完美的氣氛的祗園
從老店鋪至時髦商店,充滿活力的河原町
 
作爲八阪神社的門前街道發展起來的祗園是日本規格最高的繁華街,講到京都就會聯想到祗園,可以說是代表性的地區。在道路的兩旁是縱橫方向能通風的用細細的方材建成的格子窗,大街的格調與舞妓的風采十分相稱,街上排列著銷售發簪、香和日式服裝裝飾物品等京都特有的商店,而在日式建築中也有許多可品嘗中式菜和意式菜等的餐館,這也是祗園的另一個魅力。既繼承了傳統,又不斷接受新事物的祗園受到人們的喜愛。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被指定爲文化遺産的寺院散在
8世紀平安時代的貴族的別墅地
 
京都市西北部、以衣笠山爲背景、沿著從衣笠到禦室方向的道路建有衆多的寺院和神社。它們作爲8世紀平安時代皇族及貴族的別墅地興盛起來。沿著稱作“蓋綢路”的道路,建有被指定爲世界文化遺産的金閣寺、龍安寺、仁和寺等,秋天紅葉之時尤增色彩。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爲工匠藝人集中的藝術村繁榮起來的鷹峰
保存著許多史迹和文物的大德寺
 


鷹峰和紫野位於流經京都市北部的加茂川西面,這裏在 16 世紀至 17 世紀聚集了許多工匠藝人,作爲藝術之村逐漸繁榮起來。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最古的上賀茂神社和
神官住居鱗次櫛比的的大街
 
京都市北區的上賀茂沿著從北到南流向的賀茂川,縱貫市內。上賀茂有京都最古的神社──上賀茂神社。該神社與七世紀後期建成的下鴨神社齊名,已經被指定爲世界文化遺産。在其巨大的神社內除了本殿、權殿之外還另建有34棟建築物。初夏舉行的葵節是京都的三大節日之一、從六世紀中葉起延續至今的祈禱農作物豐收的傳統的節日。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幽靜的卵石散步路,休閒好去處──京都禦苑
展示17世紀的建築式樣的二條城
 
京都禦苑是位於京都中心部的舊皇宮。京都禦苑原是環繞禦所和退位後的太皇居住的仙洞禦所的庭園,現在已成爲寬闊而綠意盎然的市民休閒地。東西約700米,南北約1300米的京都禦苑在19世紀下半葉皇宮遷移東京之前,曾是貴族住宅鱗次櫛比的一角,現在修建成了公園,園內鋪著卵石散步小道,綠茵茵的草地上四季花卉令人賞心悅目。



17世紀初建造的二條城在禦所的西南側。城內的二之丸禦殿是1626年改建的,作爲向世人展示當時的建築式樣的貴重建築物而著名。壁畫“八方對視獅子圖”,無論從哪個角度去看,畫上的獅子均面向正面,不僅壁畫和雕刻等豪華的室內裝飾,還有行走時會發出黃鶯啼聲的走廊,暗藏護身衛士的武者隱身處等防禦外敵的機關也頗值得一看。禦殿內用偶人等再現了當時的情形。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奇祭“鞍馬火祭”聞名
建於 8 世紀的鞍馬寺前的商業街區
 
鞍馬位於京都市左京區中西部,作爲鞍馬寺前的商業街區“門前町”和從京都延伸到若狹的鞍馬街道的旅店區,自古至今充滿著繁華的氣氛。鞍馬寺建於 8 世紀奈良時代,到了 9 世紀在天皇的命令下被指定爲守護京城北方的寺院。從那以後,作爲京都北部的護寺一直受到人們的信仰。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千院、寂光院,還有位於比壑山西麓
以大原女出名的小盆地
 
大原位于京都市左京區的北部,座落在比壑山北嶺西麓的山間小盆地上。三千院是大原有代表性的景區,有聚碧園和有清園兩座名園,其中在聚碧園中可觀賞櫻花、紅葉和綠苔,有洛北名勝之譽,正殿的往生極樂院,以狀如船隻倒置的船底屋頂而著稱。本尊爲金碧輝煌的阿彌陀如來三尊像,表現了極樂淨土的世界。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位於比壑山東麓高野川沿岸的大道
歷史遺迹和現代流行的共存
 
高野是位於京都市左京區、沿著比壑山東麓的高野川的一片地區,這裏有一條南北走向的白川大道。壑山電鐵公司壑山本線沿著高野川河岸而設,在它的一乘寺車站周圍有座圓光寺,是 17 世紀初代的德川將軍──家康爲發展教學而建造的,是日本最早的學校。現在這裏保存著許多當時從朝鮮傳入日本的書籍和用於出版的木制活字。在圓光寺近傍,有座詩仙堂,裏面的四周壁面上繪有 36 位中國詩人的畫像。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京都觀光的起點,現代化的車站周圍
散在的古刹使古都風貌依稀可辨
 
JR京都車站是不斷吹來的新風與傳統氣息共存的地方──京都的觀光起點。1997年起用的京都車站大樓是古都京都的標誌,高達60米的沒有圍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中央廣場、連接車站東西兩個大樓的約45米的空中通道、171階的巨大的音響盒大樓梯等,爲未來的都市車站提供了一種模式。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茶道等日本文化的源流之地
京都觀光的中心地區
 
東山是京都市區東部地區的總稱,位於東山群蜂的西麓。自14世紀中葉起,東山一帶建造了許多寺院和貴族的別墅,逐步形成了以後成爲日本文化源流的優秀文化,包括建築、庭院建造、這些寺院和別墅中收藏的繪畫和各種工藝品、以及花道、茶道、能樂等。因此,許多成爲京都代表性的觀光景點的歷史建造物分佈在東山地區內,每年都有許多外國客人前來參觀。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釀造日本酒的名水之地
保留著17世紀風情的衆多酒窖
 
桃山位於京都市的南部、東山連峰南端的丘陵地帶,其南面鄰接宇治川。16世紀左右作爲連接大阪、京都、奈良的水陸交通樞紐漸漸發達起來,16世紀的武將豐臣秀吉在此建築了伏見城。約20年後,統一日本的德川家康摧毀了此城,由於在此城迹種植著很多的桃樹,所以此丘陵一帶後來被叫做桃山。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爲賞櫻勝地而聞名的醍醐山
具有華麗而高潔之美的清水陶瓷
 
山科和醍醐位於京都市東南部。連接京都與奈良的奈良街道,自古以來就是京都東面交通的進出要道。醍醐以擁有很多貴重的文化遺産的醍醐寺而享有盛名。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裏亞式海岸、丹波山地、京都盆地
繁榮了1200 年的古都
 
京都府位於從近畿地區的中心到北部,呈由東南朝西北伸展的細長形狀,由 3 種地形組成,分別是西北端的環繞著舞鶴灣的裏亞式海岸,中部的丹波山地和東部的京都盆地。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琵琶湖東岸的經濟、文化中心
被列爲四大名城的白亞的天閣寺
 
彥根市位於滋賀縣的中東部,是琵琶湖東岸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彥根市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從17 世紀初開始,作爲井伊家的“城下町”(以諸侯的居城爲中心發展起來的城鎮)發展起來的。井伊是歷經 250 多年世代世襲將軍職位的德川氏的幕僚,在幕府中擔任要職。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驗在陶器上繪圖及制陶樂趣
日本六大古窯之一信樂燒的故鄉
 
著名的陶藝之鄉信樂町位於滋賀縣的南部,自古出產優質的陶土,是日本六大古窯之一信樂燒的故鄉。信樂位於海拔 300 米左右的高原地帶,森林鬱鬱蔥蔥,據說信樂(SIGARAKI)這一名字來源於深山茂林之意中的茂林(SIGERUKI)的發音。“信樂燒”(信樂陶瓷)據說起源於 742 年興建紫香樂宮時的燒瓦。今天在信樂町到處可見信樂燒的狐狸,其可愛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



宗陶苑是日本最大的坡窯,是信樂燒的發祥地。坡窯是利用傾斜的地形建造的梯狀的燒窯,燒制時從最下面的窯開始燒起,當達到一定溫度後往上一孔孔的燒。按照窯孔數目的不同,持續燒 7 到 9 天左右,然後冷卻 3 晝夜之後才可以出窯。在信樂町你可以親身體驗到繪圖和制陶的樂趣。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玻璃藝術工作室及畫廊
武將豐臣秀吉的居城
 
長浜市位於滋賀縣的東北部,自從 16 世紀後半葉的武將豐臣秀吉成爲此地的統治者之後,它作爲“城下町”(以諸侯的居城爲中心發展起來的城鎮)得到了繁榮和發展。長浜車站西邊,有建在長浜古城遺址上的賞櫻名勝──豐公園。1983 年再建的天守閣,現在作爲長浜城歷史博物館對外開放。六瓢簞巡遊作爲祈求無病息災和開運招福的例行活動,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活動期間要遍訪與秀吉有關的長浜八幡宮、豐國神社、知善院、總持寺、舍那院、神照寺等各個寺廟,並收集六個“瓢簞”(葫蘆)。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文化遺産
遠眺關西的山頂瞭望台
 
比睿山是以橫跨在京都市左京區和滋賀縣大津市的四明嶽和大比睿 2 峰爲中心的、南北走向的山脈的總稱。785 年,佛教的一派天臺宗的開祖和尚最澄,在山上開設了延曆寺總寺院,內有指定爲國寶的根本中堂,還有大講堂、釋迦堂等 100 多個佛堂聖塔,四周到處是蒼鬱的古杉樹。這裏作爲佛教聖地,禁止殺生,棲息著很多野鳥。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