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諗呢, 都係買股票好d,


雖然現在d股票唔係點升,不過, 長遠計, 股票都係保值d, 而且, 當你要用錢既時候,


股票比較方便, 不然, 你買層樓係到, 要錢都要排等


投資與保值 中產新煩惱


踏入新一年,投資市場又掀起新一輪波濤,先是美元再跌,繼而是油價、金價急升,但同期股市反而下挫。眼看美國息口可能再減,原材料價格卻上升,通脹已告登堂入室,中產階層面對的煩惱,是如何保住手頭財富的購買力。


  通脹成為近期全球大部分地區常見的詞彙,香港的兩個主要貿易夥伴美國和中國內地,同時面對通脹升溫的壓力。香港經濟本來較為平穩,但受到入口通脹困擾,面對的情況似乎也日見嚴峻,通脹預期變得日益真實。


  傳統智慧是,遇到通脹不要持有現金或債券,應該購買實物或金融資產。股票和樓宇是香港人最常用以抵擋通脹的工具,最近開始見到有資金流入物業市場尋求保值的趨勢。


  大戶偷步炒 高追接火棒


  減持現金增加投資,是應付通脹的傳統辦法,然而,在現代資訊發達和熱錢氾濫之下,普通投資者遇到專業大戶,要投資保值也不容易。最簡單的是,當國際油價急升,衝擊每桶一百美元大關的時候,香港掛牌的中資石油股,竟然不升反跌,部分在月前高位追入的投資者,非但沒有從中得益,現在反而被綁,增值不成,反變減值。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內地房地產股之上,本來人民幣升值,內地通脹又加劇,內地房地產股應該是受惠股份,偏偏內房股跌完又跌,令捧場客買了貴貨;至於其他中資保險股、銀行股,情況雖然稍佳,但同樣套牢了不少追貨股民。


  為甚麼金融市場的現實情況,會和教科書所引述,又或者傳統智慧背道而馳呢?最直接的解釋,是大戶一早摸通了中美貨幣政策的脈絡,預見通脹升溫的勢頭,早在一般人醒覺之前,已經把這些資產大幅推高;到現在通脹開始成形,公眾開始想到保值之時,大戶正好開始「收割」,類似情況不獨香港投資者遇上,全球投資者亦都一樣,像黃金、石油、以至農產品,雖然都有對抗通脹功能,但在價錢高企之下,都令人有位高勢危的憂慮。


  至於香港物業,由於起步遲,現在價格和歷史高位尚有距離,問題是香港市場細小,資訊傳遞快速,現在業主大部分都表現進取,明顯調高物業叫價,要在市場上找尋叫價合理的放盤已不容易。


  存錢會「縮水」 政策難評估


  通脹勢頭趨猛,同樣地資產價格急升,投資風險大為增加,手中有閒錢的中產階層,不想財富變相「縮水」,又怕投資損手,成為新添的「煩惱」。要留意的是,現在通脹來源廣泛,包括美國、中國內地和其他生產國家,要控制並不容易,但當通脹失控,也有可能觸發各國政府推出緊縮政策大力打擊,這些政策風險極難評估。


  全球投資氣候,現在已變成如何應付通脹的超級政策市,風高浪急,無論躲到那裏都無法逃避風險。中產有餘錢在手,若然不求賺大錢,只求保值,審慎的方法就是把部分資金買入和本地消費掛的股票或物業,另外保留部分現金在手,以求在大起大落的市場中,穩坐小小的釣魚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n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